中医养生

当前位置:主页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_

顺天随时是养生的基本原则

作者: admin 时间:2021-03-23 来源:未知

  阴阳的协调与平衡是养生的基础,而保守和维护人体阴阳的平衡与协调,就不能不考虑四时节气变换所引起的外在阴阳的变化,以及这种变化对于人体阴阳的影响。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智者之养生也,必须四时而适寒暑……节阴阳而调刚柔,如是则僻邪不至,长生久视。”(《灵枢·本神》)这样,顺天随时就成为养生的基本原则。
 
  《周易》卦象中的十二月养生
 
  在六十四卦中,有反映阴阳消长的十二辟卦,又名十二消息卦、十二月卦、候卦。辟,《尔雅·释诂》曰:“辟,君也。”君即主,就是说这十二卦为十二月之主。十二辟卦取自六十四卦中十二个特殊的卦形,配合一年十二个月的月候,指示自然界万物“阴阳消长”的意义。在一个卦体中,阳爻去而阴爻来,称为“消”,阴爻去而阳爻来,称为“息”。简言之,即“阳盈为息,阴虚为消。”所以十二辟卦也被称为十二消息卦。
 
  复卦一阳息阴建子十一月
 
  临卦二阳息阴建丑十二月
 
  泰卦三阳息阴建寅正月
 
  大壮卦四阳息阴建卯二月
 
  夬卦五阳息阴建辰三月
 
  乾卦六阳息阴建巳四月
 
  姤卦一阴消阳建午五月
 
  遯卦二阴消阳建未六月
 
  否卦三阴消阳建申七月
 
  观卦四阴消阳建酉八月
 
  剥卦五阴消阳建戌九月
 
  坤卦六阴消阳建亥十月
 
  以泰卦、大壮卦、夬卦配春,以乾卦、姤卦、遯卦配夏,以否卦、观卦、剥卦配秋,以坤卦、复卦、临卦配冬。由复卦至乾卦六卦表示阳爻逐渐增强,阳爻自下而上不断增长,此为阳息的过程。自姤卦至坤卦六卦,表示阴爻逐渐增加,阴自下而上逐步增长,此为阴消的过程。乾坤二卦为消、息之母。
 
  在《周易》看来,人生活于天地之间,为宇宙整体的一个成员。而天地万物的运行本身是有规律的。《丰·彖传》曰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。”天地万物的运行是随时而行,是有节律的。人的一切行为、活动都必须与宇宙大系统的秩序、节律相协调,才能顺利通达,才能取得成功。《大有·彖传》曰:“应乎天而时行,是以元亨。”“大有”的“元亨”就在于它应乎天时。所以应乎天时,随时而行,则无有不利,则其道光明。《彖传》曰:“时止则止,时行则行,动静不失其时,其道光明。”《系辞下传》也说:“变通者,趋时者也。”“待时而动,何不利之有。”一切变通,都须随时而行,人体养生,当然也不例外。
 
  顺应四季来养生
 
  自然界有四季,春主生,夏主长,秋主收,冬主藏。适应四季节候的变化,四季养生各有不同。简括而言,即是春养生,夏养长,秋养收,冬养藏。
 
  春季是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。《尚书大传》说:“东方为春,春者出也,万物之所出也。”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。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。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”(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)春回大地,万物从冬眠中苏醒,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。此时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,开始向上、向外舒发。《汉律志》说:“当审时气,节宣调摄,以卫其生。”春季养生首先要把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,节制和宣达春阳之气。从生活起居上讲,应当晚睡早起,散披长发,舒展形体,信步缓行于庭院之中,使血液畅通,气血调和,精神怡悦。从饮食上讲,根据春季阳气升发、人体代谢开始旺盛的特点,饮食宜选辛、甘、温之品,忌酸、涩;宜清淡可口,忌油腻、生冷之物。初春阳气初发,辛、甘之品可发散为阳以助春阳,而温食则利于护阳,如葱、枣、花生等皆宜。春为肝气当令,肝过旺则克脾,使中土衰弱,不利健康。所以,张仲景说:“春不食肝”(《金匮要略》)孙思邈也说:春日宜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(《千金要方》)从精神上来讲,更应做到心胸开阔,情绪乐观,以“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”为原则。
 
  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,人体阳气此时最易发泄。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夏三月,此谓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,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,使华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。”(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)夏季天阳下济,地热上蒸,天地之气上下交合,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,因而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。夏季气候炎热,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。人在夏季,心火旺,肺气衰。从生活起居上讲,宜晚睡早起,顺应自然,保养阳气。晚点入睡,可以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;早点起床,可以顺应阳气的充盈。从饮食上讲,夏季的饮食要多辛、温,少苦、寒,节冷饮。夏为心气当令,张仲景说:“夏不食心。”(《金匮要略》)孙思邈认为,夏季宜“省苦增辛,以养肺气。”(《千金要方》)少吃苦寒之食可避免伤阳气,多食辛味食物以养肺气,可以避免心火过旺而制约肺气的宣发。因为夏季心旺肾衰,所以虽大热不宜暴食冷饮。从精神上来讲,夏季神气调养要做到神清气和,快乐欢畅,心怀宁静,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秀美,切忌发怒,以使肌体气机宣畅,通泄自如。
 
  秋季,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缩,阴气逐渐增长,碧空如洗,地气清肃。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。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”(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)从生活起居上讲,根据秋季阳气由疏泄到收敛、闭藏的特点,应当做到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早卧,以顺应阴精之收藏,以养“收”气;早起,以顺应阳气的舒长,使肺气得以舒展。从饮食上讲,秋季应当“少辛增酸”。秋为肺气当令,故张仲景说:“秋不食肺。”(《金匮要略》)以免食肺而增肺气之淫。肺主辛味,肝主酸味,辛能胜酸,故秋季要减辛味以平肺气,增酸味以助肝气。从精神上来讲,秋季万物开始凋零,容易使人产生伤感之情,所以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,保持神志安宁,以神敛气,以减缓肃杀之气对于人体的影响。
 
  冬季阴气盛极,草木凋零,昆虫蛰伏,万物收藏。与之相应,人体新陈代谢也处于缓慢的水平。所以,避寒就温,敛阳护阴,以使阴阳相对平衡,是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。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,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。使志者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。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。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”(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)从生活起居上讲,要适应冬季之闭藏特征,应当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。”早睡以养人体之阳气;迟起以待日出,为的是养阴气。从饮食上来讲,冬季是肾主令之时,肾主咸味,心主苦味,咸能胜苦。所以饮食宜减咸增苦,以养其心气,这样可使心气坚固。从精神上来讲,冬季应当保持精神安静自如,含而不露,好像把个人隐私收藏起来那样,秘而不宣。另外,冬季切勿使情志过极,以免扰阳。
 
  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是生物变化的总规律,而养生者必须遵循这个规律。四时养生总的原则是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”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,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、沉浮生长之门。逆其根,则伐其本,坏其事矣。”(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)春夏之时,自然界之阳气升发,万物生机盎然。养生者要顺时而养,这时就该充养、保护体内阳气,使之充沛。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春夏养阳”。而秋冬之时,万物敛藏。这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,收藏阴精,使精气内聚,以润养五藏,抗病延年。这就是所谓的“秋冬养阴”。杨上善说:“圣人与万物俱浮,即春夏养阳也;与万物俱沉,即秋冬养阴也。”(《内经·太素顺养篇》)清代高士宗也说:“圣人春夏养阳,使少阳之气生,太阳之气长。秋冬养阴,使太阴之气收,少阴之气藏。养阴养阳,以从其根。”(《素问直解》)
 
  阴阳规律是万物由生而死、由始而终的根本法则。人们顺应它,就会健康无病;违背它,就会患病夭折。所以,养生首先应当从顺阴阳、适寒暑做起,应当做到随时而应,以保持人体阴阳的平衡与和谐。

联系我们
Contact
山东杏林图书有限公司

联系电话:0531-87039606

团购热线:18866611691

Email:529796200@qq.com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西城·西进时代中心A座2003

网址:www.xinglinbook.com

[向上] 
在线客服

天猫专营店

京东专营店

官方客服微信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