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门(ěrmén)
【所属经络】
手少阳三焦经
【国际代码】
SJ21
【定位】
在面部,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,下颌骨踝状突后缘,张口有凹陷处。


耳门穴位描述
在面部,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,下颌骨踝状突后缘,张口有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称,左右各1穴)。
耳门穴在耳屏上切迹前,主治耳鸣、耳聋,其处犹耳之门户,故而得名。《百症赋》曰:“耳门、丝竹空,住牙痛于顷刻。”《针灸大成》曰:“主耳鸣如蝉声,耳脓汁出,耳生疮,重听无所闻,齿龋,唇吻强。”
耳门穴位居耳前上方,归于手少阳三焦经,具有清泄少阳相火风热、聪耳窍、祛风消肿、通络止痛之功,主治耳鸣、耳聋、齿痛、颈颔肿、唇吻强等。
耳,穴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也。门,出入的门户也。耳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。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,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,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,故名耳门。
耳门穴的准确穴位图
【取穴法】
正坐或侧卧位。手指置于耳屏上方、下颌骨髁状突后缘,轻按压有一浅凹陷,张口时凹陷更明显处,即为本穴。


作用功效
耳门穴,开窍聪耳,泄热活络。
主治病症
耳流脓汁、重听、耳鸣耳聋、牙痛、牙周炎、颌肿、眩晕、颈颔痛、唇吻强等。耳门穴是治疗多种耳疾重要的穴位之一。现今常用于治疗中耳炎、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、美尼尔氏症。
①耳聋,耳鸣,聤耳;②齿痛。
耳门穴的作用
①耳聋,耳鸣,聘耳:②齿痛。现代常用于治疗中耳炎、下颌关节炎等。配听宫、听会、翳风主治耳鸣、耳聋、聘耳:配颊车、下关、合谷主治牙痛:配颧髎、颊车、翳风主治下颌关节炎。
[穴位配伍]
配听宫、听会、翳风主治耳鸣、耳聋、聤耳;
配颊车、下关、合谷主治牙痛;
配颧髎、颊车、翳风主治下颌关节炎。


【艾灸参数】
艾条悬灸:10-20分钟。
【经验应用】
现代常用于治疗中耳炎、下颌关节炎等。配听宫、听会、翳风主治耳鸣、耳聋、聤耳;配颊车、下关、合谷主治牙痛;配颧髎、颊车、翳风主治下颌关节炎。
【养生保健】
(1)按摩这个穴位,对耳流脓汁、重听、无所闻、耳鸣、耳道炎等症状,具有迅速缓解的作用。
(2)长期按压这个穴位,对下颔关节炎、上牙疼痛等病症,具有很好的调理、改善和保健作用。
(3)长期坚持按压这个穴位,还能够有效治疗耳聋、聘耳、唇吻强、聋哑,以及其他常见的耳部疾病等,这个穴位是治疗多种耳疾的重要的首选穴位。
(4)配丝竹空穴治疗牙痛。配竞端穴治疗上齿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