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和髎(ěrhéliáo)
【所属经络】
手少阳三焦经
【国际代码】
SJ22
耳和髎穴属手少阳三焦经,也是三焦经、胆经、小肠经的交会穴;双穴,可针可灸。
耳和髎穴位描述
在头侧部,当鬓发后缘,平耳廓根之前方,颞浅动脉的后缘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称,左右各1穴)。


耳和髎,属手少阳三焦经。禾,五谷之代称也,此指气血中的脾土微粒。髎,孔隙也。禾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。本穴物质中一方面是耳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,其量少,其性收引,另一方面是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传入本穴的湿冷水气,两气交会后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冷降,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,故而得名。
耳和髎的准确穴位图
【定位】
在头侧部,当鬓发后缘,平耳廓根之前方,颞浅动脉的后缘。


【解剖位置】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耳前肌、颞筋膜、颞肌。皮肤由下颌神经的分支、耳颞神经、面神经分布。皮下筋膜较薄,内有耳颞神经、面神经的颞支及颞浅动静脉通过,耳前肌为皮肌,受面神经的颞支支配。
【取穴法】
正坐。鬓发的后缘,耳廓根的前方,即为本穴。
【主治病症】
①头痛,耳鸣;②牙关紧闭,口歪。
耳和髎的作用
①头痛,耳鸣:②牙关紧闭,口歪。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、面神经麻痹、下颌关节炎等。配听宫、翳风主治耳鸣:配颊车、地仓、阳白主治面瘫:配太阳、印堂、足临泣主治偏头痛。


【功能主治】
清热降浊。耳鸣,牙关拘急,鼻准肿痛,流涕,口喎,瘈疭,头痛颊肿,面瘫,面肌痉挛,耳炎鼻炎。
【穴位配伍】
配养老、完骨,治耳聋;
配听宫、翳风,治耳鸣;
配颊车、地仓、阳白,治面瘫;
配太阳、印堂、足临泣,治偏头痛。
【艾灸参数】
艾条悬灸:10-15分钟。
【经验应用】
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、面神经麻痹、下颌关节炎等。配听宫、翳风主治耳鸣;配颊车、地仓、阳白主治面瘫;配太阳、印堂、足临泣主治偏头痛。